kenkon健康網

請選擇以下科別。
*
*
疾病類別:胸腔內科
疾病名稱:沙塵暴與氣喘 郭麗巧醫師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來自於遺傳體質加上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引致之疾病。  避免或遲滯發炎反應的發生及接觸外在環境誘因,如運動、感染、情緒、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化學製品與氣味、藥物、過敏原、食物飲料、吸二手菸等誘因。  人類每天的生活作息無可避免地暴露於大氣生物性微粒中,其中真菌孢子和花粉是數量最多、最被廣泛認知的大氣中生物性微粒,也是重要的戶外過敏原。台灣地區由終橫跨熱帶及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潮濕,因此戶外過敏原(如真菌孢子、花粉等生物性微灶)來源豐富。

衛生署研究顯示,影響大氣中真菌濃度及種類的環境因子複雜,包括多項氣象因子、空氣污染物、以及中國沙塵事件。  由於氣候變遷以及沙漠化的影響,大陸沙塵暴頻率日益增加。  尤其最近幾年更為明顯,2000年台灣地區受到5次大陸沙塵個案影響,2001年則增至7次,2002年更增至9次。  沙塵暴天氣易出現在冷暖空氣交接最頻繁的冬末及春季,其中又以2月到4月發生之頻率最高,約佔全年之60%。當大陸沙塵暴開始影響台灣時,台灣北部地區之空氣品質測站,都可以監測到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在短時間內急遽上升。  隨著帶有沙塵之高氣壓冷氣團南下,台灣中南部測站也逐漸出現懸浮微粒濃度上升之現象,而其濃度上升幅度則是由北向南遞減,影響範圍甚至可達東部花蓮、台東及南部之恆春地區。

造成PM10濃度上升的沙塵係來自中國大陸的黃土高原一帶發生的沙塵暴。研究顯示比較沙塵期間及前後監測結果則發現有多種真菌種類在沙塵期間的濃度高於非沙塵期間。  由於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容易造成過敏性鼻炎,引發咳嗽、氣喘、眼睛不適、皮膚過敏、皮膚癢等症狀。  沙塵暴裡高濃度的重量輕的微粒,其大小常小於10微米而甚至有辦法進出肺泡,使呼吸道疾病或過敏症狀增加。根據環保署研究結果發現,呼吸道症狀盛行率增加,學童因呼吸道症狀引起之請假次數增加,一般民眾因呼吸道疾病就診率增加等三項是對民眾健康最明顯之影響。台大醫院急診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與新光醫院急診合作進行研究發現,沙塵暴後第三到四天,醫院急診就診人數會明顯增加。

資料顯示,沙塵暴確實造成氣喘或慢性肺氣腫病患的肺功能變差。  因此在沙塵暴影響台灣期間,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之民眾,尤其是老年人或小孩,應該盡量避免出門,也不要把家中的窗戶大開。如需外出,則應帶上口罩、護目鏡以過濾髒空氣,避免直接之接觸,並隨時注意病情的變化。  

資料來源: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科  郭麗巧醫師
kenkon健康網
回列表

返回首頁   |   聯絡我們   |   劉志明耳鼻喉科
Copyright © Kenkon 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所有資料皆不得引用轉載及複製,未經許可再複製使用皆違反著作財產法規,違反者將嚴予追究。 瀏覽人數  0005309636